“话疗”让医学更有温度
【信息来源:【信息时间:2020-06-11  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 】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

  从医数十年,通过不断实践、不断思辨,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看病模式,我叫它“看病三部曲”。在这种模式下,患者体会到了医疗的温度,我也收获到了职业幸福感。

  我所谓的“看病三部曲”其实就是:一问病情,二看心情,三聊家常。

  问病情就是调查研究疾病的来龙去脉。已辞世的美国著名临床学家、学术名著《Heart》的创始主编Hurst讲过,胸痛的鉴别问诊少于30分钟,不可能找到正确诊断方向。例如,要确定一名患者的胸痛是不是心绞痛,需要询问患者胸部不适的部位与范围、不适的性质与特点、持续的时间、终止的方式以及近一个月胸痛的变化。这样一来,三五分钟肯定是问不明白的。

  看心情就是要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睡眠状态。“双心医学”要求医生学会“相面”,注意患者和家属是眉头紧锁、愁容满面,还是面带微笑、心情放松。可以从睡眠情况入手逐渐展开,问患者有无焦虑、抑郁表现,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是否还感兴趣,遇事是否变得容易烦躁等。

  聊家常就是跟患者谈工作、谈生活、谈经历。只要不涉及患者不愿启齿的隐私,与患者聊聊家常,特别是就诊的经历、对疾病有什么困惑,往往能更清晰地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。

  医生为患者解除疾苦,除了药片和手术刀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手段,那就是沟通,即“话疗”。但是,如今的医疗缺的就是“话疗”。医生没时间多说,患者也治疗得不明不白。当然,这并不只是医生的问题,更多的是医疗环境造成的。但是,医生要有意识地给患者多讲光明与希望,把患者的“心病”治好了,也算是扫除了治疗道路上的一大障碍,对后续的治疗大有裨益。

  作者简介:胡大一,博士生导师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,中国控烟协会会长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,著名心血管病专家